
养花如何做到合理施肥?
如何给花合理施肥?不同的花木有不同的施肥方式,主要做好以下几点:
对以观叶为主的植物:如松,柏、棕竹、苏铁、文竹、吊兰、黄杨等在生长期,只要施1-2次以氮肥为主的肥料就够了,可相隔10-15天施一次,不需过多磷肥。
对以观花观果的花卉,其中氨磷的比例应协调,在抽枝长叶时以氮肥为主,施1~3次,隔10天左右施一次,促枝叶繁茂,在形成花和开花前的生长阶段,。以磷为主,磷钾结合的肥料。
对一年开几次花的花卉,如米兰、茉莉、月季、小石榴等必须及时追肥,以磷为主的肥料,每次谢花施一次。
对一年只开一次花的花卉,如杜鹃、菊花、茶花,除了花前花后应施肥外,在盛花期最好不要施,但要在含苞待放时施入极稀薄的氮磷结合的薄肥1~2次,能促使花大色艳。
要注意施肥的用量;如米兰、菜莉、月季、小石榴等,施肥的浓度可以略高(因开花次多,消耗养料大),一般3份肥7份水;杜鹃、茶花、兰花,应以薄肥多次为好,一般1~2份有机肥,8~9份水,每隔10~15天施一次。
在掌握施肥用量时,还得注意以下几点:第一,大株,生长比较旺盛,平常生长不良的,浓度就应低一点;严重生长不良,应暂时停止施肥,否则会引起肥害;第二,施肥前,盆土要干一些最好,事先松一下土,这样有利于被植物吸收;第三,施肥后的次日,再浇一次过根水;第四,雨天或盆土湿润时,都不宜施肥;第五,自制的有机肥,应充分腐熟发酵,才可施用(标准是肥汁呈黑褐色)。
在使用无机肥(即化肥、片肥)时注意:弄清含氮、磷、钾成份的比例,掌握“宁淡勿浓”的原则,同时应根据花卉的生长习性、吸收能力、植株的大小等区别施用,施用过磷酸钙为2%即5公斤水加入100克磷肥。
对茶花、杜鹛、栀子花等,常会因缺铁而引起“黄化病”,可在有机肥中加1%或再淡一些的硫酸亚铁,掺入后施用2~3次(注意不是“黄化病”者,此法不宜用)。
养花如何做到合理施肥?
养花少不了肥料,否则光靠盆土中那点养分,花卉显然是不能旺盛生长的,更别提开花散叶了。
可有些花友在施肥后,不仅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,反而导致花卉产生各种问题。有的是施肥烧叶片;有的是施肥后植株徒长不开花;也有的是施肥后,花卉不耐冻不抗旱了。这些都是施肥不当导致的,要说花卉施肥,还真有讲究。
说简单的,就是花卉所需肥料的大元素分类要知道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:氮磷钾三元素。只有三元素均衡了,花卉才既能叶片完美,又不影响开花,还可提高花卉的耐寒抗旱能力。
再从季节划分,春夏季是植物的生长旺季,此时可以多施一些氮肥,促使植株快速成长,以便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;而秋季则是应该控氮,多施磷钾肥,增强植株的“内功”,以便能更安全地越冬。
当然,植物施肥并不简单,说深一点,还得知道肥料的种类,就养花卉而言,可以将肥料种类分为以下几种:
01、土壤中的腐殖养分。
02、空气中的养分(尤其是氮元素)。
03、水中的养分,特别是山溪水。
04、光照制造的养分。
不仅有上述的肥料种类和应用,还需要注意到如何保存肥力,如何让肥效更高。这些都是很多花友常常忽视的,也因此导致施肥不见效。
这些详细的肥料使用,以及有关注意事项,好摄农夫将在今日头条的文章中仔细与花友们分享,谢谢支持。
养花,是为了给寂静的窗台一些生动;给温馨的家一抹色彩…
秋冬春夏,一年年和花儿一起生长。看似很简单的照顾它们,花儿却长得也很好,一直的青葱翠绿,到了季节就开出花来。
浇水,几乎不施肥。从婶婶那学了一招,用淘米水,隔三差五浇浇,水、肥都施完了。
每天早上、或是中午、或是任意一个时间,想了,就去看看它们生机勃勃的样子,心里很喜欢。动手去喷喷绿枝、摘摘落黄,看到花儿们似乎也在看向我,轻轻摇曳着,打着招呼…
养花,看似漫不经心,却是根据它们不同的脾性在照料。
如果您问我的养花经验,如何做到浇水、施肥养好花,悄悄告诉您,只需做到两个字—-“用心”。
肥料直接影响花卉的正常发育生长,是花卉所需要养分的主要来源。特别是盆栽花卉,适时供给它必要的养分,尤其重要。各种花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,需要吸收多种养分,但最重要的由碳、氢、氧、氮、磷、钾、硫、钙、镁、铁等十大元素,其中大部分可以从土壤中得来,只有氮、磷、:钾在一般土壤中含量较少,而花卉在生长过程中对这三种元素的需要量又最大,所以,我们常用施肥来满足花卉的需要
关于养花如何施肥很多花友还是很有疑问:什么时候施肥?什么情况要施肥?施肥的时候施用什么肥?施肥怎么掌握一定的量?施肥是要注意什么?等等的很多疑问都会出现在新手养花的人大脑里。今天就和大家说说养花怎么做到合理的施肥:
养花什么时候施肥?
养花的时候主要通过叶片的生长状况,是不是有活力是不是有光泽,是不是没有蔫吧,是不是没有黄叶。如果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,那么可以延缓施肥的时间。一般花卉在栽种的第一年,基本上是不用施肥的,土壤中的养分或者是底肥,就可以满足花卉的生长,第一年的施肥新手不容易掌握施肥的量,施肥起不到效果,还容易肥害烧根。
什么情况要施肥?
第二年以后花卉经过生长,开花结果,消耗了土壤中的大部分养分。土壤慢慢变得无法支撑花卉生长所需,那么这时候就可以薄肥勤施,补充花卉的养分。使用养分均衡的有机肥同时补充作物所需的“氮磷钾”促进枝叶和根系的生长。建议小花盆每个月一次,大花盆植株大的每个月一次,生长旺盛期的时候每半个月一次。
施肥的时候施用什么肥?
花卉生长阶阶段不同,所需要的养分也是不相同的。日常的施肥主要以“氮为主,磷钾为辅”使用有机肥,或是沤熟的羊粪球松土时“穴埋”,或者是沤熟的淘米水兑水后浇灌。而有些开花结果的植物,在花期前就要适当的偏于“磷钾”的补充,这时候的磷钾不是单一的促进根系生长,而且是促进繁殖性的生长,延长花期提高座果率。
施肥怎么掌握一定的量?
日常的在给植物施肥的时候,一定要掌握“薄肥勤施”的方式施肥。养分延迟补充量小,不会对花卉造成多大的伤害,但是养分高了,容易造成肥害烧根导致植物死亡。穴埋有机肥的时候建议可以在按照花盆面积10X10的面积点穴3x的大***埋有机肥。使用淘米水等有机肥水,建议大家都可以按照1:3到1:5的比例进行灌土。
施肥时要注意什么?
施肥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花卉的生长状态,首先做到:
“四多”,黃瘦多施,发芽前多施,孕蕾期多施,旺盛期多施:
“四少”,肥壮少施,发芽少施,开花少施,雨季少施:
“四不”,徒长不施,新栽不施,盛暑不施,休眠不施:
施肥的时候一定要***以适时的光照,在气温适合植物生长的时候多施肥,瘦小的植物可以多次进行薄肥,强壮的植株可以[_a***_]施肥的次数。在植物发芽的时候可以多施肥,开花、结果以后可以少施肥。已经出现了植株有徒长枝的可以减少施肥。
花卉肥黄和缺肥发黄怎么区分?
其实花卉叶子的发黄是因为肥多烧的还是缺肥饿的还是很好区分的,下面我就它们具体表现跟如何处理给您说道说道:
1.肥黄是指对花卉绿植施肥过多,特别是氮肥过多而又缺乏磷、钾肥时引起的叶片变黄。一般表现为新叶肥厚,叶面大都凹凸不平,老叶逐渐变黄脱落,严重时叶尖干枯,甚至整个叶片焦黄。遇到此情况应大量浇水稀释肥量,让肥料从排水孔流出,或者立即倒盆,去掉部分陈土,并用水洗冲土坨,换上部分新的培养土,再将植株重新栽入盆内。
3
2.饿黄是指对花卉绿植施肥不足,尤其是长期未施氮肥或未换盆土,土中氮素营养缺乏,导致的枝叶瘦弱。主要表现为叶薄而黄,新叶最先发黄。这时就需及时讲花卉倒盆,换上一个大一号的盆,装入新的疏松肥沃培养土,将其栽好后浇透水放半明处缓苗,待其恢复生长后施以稀薄的液肥或复合化肥追加土质肥力。
最后,需要指出的是花卉叶片发黄,机理较复杂,有时是由一种原因引起的,有时是由几种原因造成的。因此发现叶子发黄时要仔细观察对症下药,才能收到良好效果。同时也要注意,并非所有黄叶现象都是病理病害,例如到了“秋风扫落叶”之时,落叶花木类黄枯落叶;一年生草花类枯黄而死等都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罢了!